醒木(醒木一方微博)
醒木(惊堂木) 惊堂木也叫醒木,也有叫界方和抚尺的。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儿有棱儿,演员用中间的手指夹住,轻轻举起,然后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
(民国初法院法官使用) 也是古时县官用,举起拍于桌上,起到震慑犯人的作用,有时也用来发泄,让堂下人等,安静下来。
醒木(惊堂木) 惊堂木也叫醒木,也有叫界方和抚尺的。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儿有棱儿,演员用中间的手指夹住,轻轻举起,然后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
(民国初法院法官使用) 也是古时县官用,举起拍于桌上,起到震慑犯人的作用,有时也用来发泄,让堂下人等,安静下来。
"单田芳拍醒木"是指单田芳在说评书时使用的一种道具,这个道具叫做"拍案木",也被称为"止语"。它在桌子上敲击,用来分段和过渡,类似于评书中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说法。"拍案木"的材质一般选用硬木,如紫檀、枣木、红木等,这类木头声音灵脆,具有穿透力,因此又被称为响木。"拍案木"选用材质受戏曲乐器“梆板”的启发,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组成,这里说的硬木就包括紫檀、枣木以及红木等。"醒木"就是惊堂木,惊堂木是文官类使用时的称呼,戏曲中貌似县官用的多,皇帝使用时,高大威猛叫”震山河“,皇后也有,但是皇后的叫”凤霞“,宰相使用的惊堂木称为”佐朝纲“,将军们使用的惊堂木叫做”惊虎胆“。和尚讲经和私塾先生用时称为”醒木“,作用是唤醒打瞌睡的弟子,但是这里有一个演变,因为黑板的出现,醒木变身为教鞭,材质可以不受制约,信手拈来即可用
醒木,又称“醒目”或“响木”,是一块长方形的小硬木块,通常用于长篇评书、长篇鼓书或相声等表演中。在表演开始时,单田芳拍醒木意在提醒观众保持安静,注意说书即将开始。在吟诵定场诗时,他会在说到最后几个字之前再次拍醒木,表示定场诗结束,正式进入故事叙述。此外,醒木还可用作道具,如模拟酒杯、金银、印信、暗器等,以烘托气氛和助长声势。
总的来说,单田芳拍醒木不仅是表演的一个环节,也体现了对观众的尊重和对传统艺术的传承。通过这一行为,他成功地营造了一个专注而富有氛围的听书环境,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在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