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分类 > 正文

7 段不到 50 行的 Python 脚本,解决 7 个真实麻烦:代码、场景与可复制

ztj100 2025-08-05 22:24 4 浏览 0 评论

本文整理自开发者 Abdur Rahman 在 Stackademic 的真实记录,所有代码均经过最小化删减,确保在 50 行内即可运行。每段脚本都对应一个日常场景,拿来即用,无需额外依赖。


一、在朋友家连不上 Wi-Fi?一行命令找回已保存密码

问题还原

去朋友家做客,电脑曾经连过 Wi-Fi,但密码早已忘记;朋友也记不清。手动翻系统设置太麻烦,还容易出错。

解决思路

Windows 系统把连接过的 Wi-Fi 配置保存在本地,只是默认不显示明文密码。用netsh命令可以调出配置,再用正则提取即可。

50 行以内代码

import subprocess, re
def get_saved_wifi_passwords():
    output = subprocess.check_output('netsh wlan show profiles', shell=True).decode()
    profiles = re.findall(r"All User Profile\s*:\s(.*)", output)
    for profile in profiles:
        profile = profile.strip()
        result = subprocess.check_output(
            f'netsh wlan show profile name="{profile}" key=clear', shell=True
        ).decode()
        password = re.search(r"Key Content\s*:\s(.*)", result)
        if password:
            print(f"{profile}: {password.group(1)}")
get_saved_wifi_passwords()

使用提示

  1. 直接在 CMD 或 PowerShell 运行脚本。
  2. 输出格式为“网络名: 密码”,复制即可。
  3. 仅在本地已连接过的网络有效,无法破解陌生 Wi-Fi。

二、多设备开发,仓库总不同步?自动克隆与拉取一次搞定

问题还原

白天在公司电脑 clone 了新仓库,晚上回家想用笔记本继续写代码,却忘记同步;第二天又出现冲突,浪费时间。

解决思路

GitHub 提供 REST API,可一次性获取个人所有仓库地址。脚本先检查本地是否存在同名目录:不存在就 clone,存在就 pull。

50 行以内代码

import requests, os, subprocess
USERNAME = 'your_github_username'
TOKEN = 'your_github_token'
def sync_github_repos():
    headers = {'Authorization': f'token {TOKEN}'}
    repos = requests.get(f'https://api.github.com/users/{USERNAME}/repos', headers=headers).json()
    for repo in repos:
        name, clone_url = repo['name'], repo['clone_url']
        if not os.path.exists(name):
            subprocess.run(['git', 'clone', clone_url])
            print(f'Cloned: {name}')
        else:
            subprocess.run(['git', '-C', name, 'pull'])
            print(f'Updated: {name}')
sync_github_repos()

使用提示

  1. 将脚本设为定时任务(Windows 任务计划或 Linux cron),每 30 分钟跑一次。
  2. TOKEN 需在 GitHub「Settings > Developer settings > Personal access tokens」生成,只勾选repo权限即可。
  3. 若仓库较多,首次 clone 耗时较长,后续仅增量更新。

三、凌晨三点服务挂了?30 秒自检重启脚本

问题还原

小型项目上线后无人值守,进程偶尔崩溃。虽可接入专业监控,但配置复杂,对轻量级应用来说太重。

解决思路

pgrep检测进程是否存在,不存在就通过subprocess.Popen重新启动。死循环+30 秒睡眠即可实现“自愈”。

50 行以内代码

import subprocess, time
def is_running(process_name):
    result = subprocess.run(['pgrep', '-f', process_name], stdout=subprocess.PIPE)
    return result.returncode == 0
def monitor_and_restart(command):
    while True:
        if not is_running(command.split()[0]):
            print(f"Restarting process: {command}")
            subprocess.Popen(command.split())
        time.sleep(30)
monitor_and_restart("python3 my_server_script.py")

使用提示

  1. my_server_script.py换成真实入口文件。
  2. 可放到nohupscreen中后台运行,日志重定向到文件,方便排查。
  3. Linux/macOS 通用;Windows 需改用taskliststart命令。

四、会议太多容易错过?Google Calendar 自动输出今日议程

问题还原

日历里排满会议,但高强度编码时无暇查看网页;错过会议后还得尴尬解释。

解决思路

Google Calendar API 提供只读权限,拉取当日事件后,按时间排序输出标题与开始时间,一目了然。

50 行以内代码

from googleapiclient.discovery import build
from oauth2client.service_account import ServiceAccountCredentials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ef get_upcoming_events():
    scopes = ['https://www.googleapis.com/auth/calendar.readonly']
    creds = ServiceAccountCredentials.from_json_keyfile_name('credentials.json', scopes)
    service = build('calendar', 'v3', credentials=creds)
    now = datetime.utcnow().isoformat() + 'Z'
    events = service.events().list(
        calendarId='primary', timeMin=now,
        maxResults=5, singleEvents=True,
        orderBy='startTime').execute().get('items', [])
    for event in events:
        start = event['start'].get('dateTime', event['start'].get('date'))
        print(f"{event['summary']} at {start}")
get_upcoming_events()

使用提示

  1. 在 Google Cloud Console 创建服务账号,下载credentials.json并放在脚本同目录。
  2. 把脚本放到开机启动或早晨定时任务,每天首次开机即可看到当日安排。
  3. 如需多日历,把calendarId改为对应 ID 即可。

五、银行 PDF 都叫 transaction.pdf?根据内容自动改名

问题还原

每月从网银批量下载账单,文件名全是transaction(1).pdftransaction(2).pdf;报销时需要翻半天。

解决思路

用 PyPDF2 提取第一页文本,匹配关键字(如“Starbucks”)再重命名。规则可自定义,准确率 90%以上。

50 行以内代码

import os
from PyPDF2 import PdfReader
def rename_pdfs(folder):
    for filename in os.listdir(folder):
        if filename.endswith(".pdf"):
            path = os.path.join(folder, filename)
            text = PdfReader(path).pages[0].extract_text()
            if "Starbucks" in text:
                os.rename(path, os.path.join(folder, "starbucks_receipt.pdf"))
            elif "Amazon" in text:
                os.rename(path, os.path.join(folder, "amazon_invoice.pdf"))
rename_pdfs('/path/to/receipts')

使用提示

  1. /path/to/receipts换成实际目录。
  2. 关键字可扩展成列表+循环,适配更多商户。
  3. 若出现同名文件,脚本会覆盖,请提前备份或加时间戳。

六、离开咖啡店担心电脑被偷?拔掉 USB 立即锁屏

问题还原

公共场所短暂离开,手动锁屏容易忘;一旦设备丢失,数据风险巨大。

解决思路

利用psutil枚举磁盘,发现可移动磁盘消失即调用系统锁屏命令。USB 作为“钥匙”,拔掉即触发。

50 行以内代码

import subprocess, time, psutil
def is_usb_connected():
    for part in psutil.disk_partitions():
        if 'removable' in part.opts: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def monitor_usb():
    while True:
        if not is_usb_connected():
            subprocess.run('gnome-screensaver-command -l', shell=True)
            print("USB removed. System locked.")
            break
        time.sleep(2)
monitor_usb()

使用提示

  1. 仅 GNOME 桌面测试通过;KDE 改为qdbus org.freedesktop.ScreenSaver /ScreenSaver Lock
  2. Windows 用户可把锁屏命令换成rundll32.exe user32.dll,LockWorkStation
  3. 建议把脚本设为开机自启,常驻后台。

七、Slack 线程消息爆炸?安静生成摘要悄悄看

问题还原

离线几小时,Slack 某线程刷屏上百条;不想打扰同事,又必须快速掌握要点。

解决思路

调用 Slack API 获取线程回复,取前 5 条消息拼接成列表,本地打印即可。无@,无广播,零打扰。

50 行以内代码

import requests
def summarize_thread(channel_id, thread_ts, token):
    headers = {'Authorization': f'Bearer {token}'}
    url = f"https://slack.com/api/conversations.replies?channel={channel_id}&ts={thread_ts}"
    messages = [msg['text'] for msg in requests.get(url, headers=headers).json()['messages']]
    print("Thread Summary:\n", '\n'.join(f"- {m}" for m in messages[:5]))
summarize_thread('C12345678', '1620750234.000200', 'xoxb-your-slack-token')

使用提示

  1. channel_idthread_ts可在 Slack 桌面版右键消息「Copy link」中截取。
  2. token 需在「Your Apps > OAuth & Permissions」申请conversations:history权限。
  3. 可把脚本封装成命令行工具,离线后一键查看所有活跃线程。

结语:把代码放进生活,而非放进收藏夹

七段脚本加起来不足 350 行,却覆盖了密码找回、代码同步、服务守护、日程提醒、文件整理、物理安全、消息降噪七种真实场景。它们没有高深的算法,也不需要昂贵的服务,只把系统已提供的接口重新组合,就让日常效率向前一步。

你可以直接复制运行,也可以按需调整。真正重要的,是把“代码能解决问题”这一信念,从教程里带到真实生活。祝使用愉快。

相关推荐

作为后端开发,你知道MyBatis有哪些隐藏的 “宝藏” 扩展点吗?

在互联网大厂后端开发领域,MyBatis作为一款主流的持久层框架,凭借其灵活的配置与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广泛应用于各类项目之中。然而,随着业务场景日趋复杂、系统规模不断扩张,开发过程中常面临SQL...

基于Spring+SpringMVC+Mybatis分布式敏捷开发系统架构(附源码)

前言zheng项目不仅仅是一个开发架构,而是努力打造一套从前端模板-基础框架-分布式架构-开源项目-持续集成-自动化部署-系统监测-无缝升级的全方位J2EE企业级开发解...

基于Java实现,支持在线发布API接口读取数据库,有哪些工具?

基于java实现,不需要编辑就能发布api接口的,有哪些工具、平台?还能一键发布、快速授权和开放提供给第三方请求调用接口的解决方案。架构方案设计:以下是一些基于Java实现的无需编辑或只需少量编辑...

Mybatis Plus框架学习指南-第三节内容

自动填充字段基本概念MyBatis-Plus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自动填充功能,用于在插入或更新数据时自动填充某些字段,如创建时间、更新时间等。原理...

被你误删了的代码,在 IntelliJ IDEA中怎么被恢复

在IntelliJIDEA中一不小心将你本地代码给覆盖了,这个时候,你ctrl+z无效的时候,是不是有点小激动?我今天在用插件mybatisgenerator自动生成mapper的时候,...

修改 mybatis-generator 中数据库类型和 Java 类型的映射关系

使用mybatis-generator发现数据库类型是tinyint(4),生成model时字段类型是Byte,使用的时候有点不便数据库的类型和Model中Java类型的关系...

又被问到了, java 面试题:反射的实现原理及用途?

一、反射的实现原理反射(Reflection)是Java在运行时动态获取类的元数据(如方法、字段、构造器等)并操作类对象的能力。其核心依赖于...

Spring Boot 中JPA和MyBatis技术那个更好?

你在进行SpringBoot项目开发时,是不是也经常在选择JPA和MyBatis这两个持久化技术上犯难?面对众多前辈的经验之谈,却始终拿不准哪种技术才最适合自己的项目?别担心,今天咱们就...

Spring Boot (七)MyBatis代码自动生成和辅助插件

一、简介1.1MyBatisGenerator介绍MyBatisGenerator是MyBatis官方出品的一款,用来自动生成MyBatis的mapper、dao、entity的框架,让...

解决MyBatis Generator自动生成.java.1文件

MyBatis框架操作数据库,一张表对应着一个实体类、一个Mapper接口文件、一个Mapper映射文件。一个工程项目通常最少也要几十张表,那工作量可想而知非常巨大的,MyBatis框架替我们想好了解...

Linux yq 命令使用详解

简介yq是一个轻量级、可移植的命令行...

7 段不到 50 行的 Python 脚本,解决 7 个真实麻烦:代码、场景与可复制

“...

Python学不会来打我(62) json数据操作汇总

很多小伙伴学了很久的python一直还是没有把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搞明白,上一篇文章我们详细分享了python的列表、元组、字典、集合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一篇文章我们来分享json数据相关的操作,虽然严格...

之前3W买的Python全系列教程完整版(懂中文就能学会)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干货,Python入门教程完整版,完整版啊!完整版!言归正传,小编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套教程了,希望每个小伙伴都沉迷学习,无法自拔...

x-cmd pkg | grex - 正则表达式生成利器,解决手动编写的烦恼

简介grex是一个旨在简化创作正则表达式的复杂且繁琐任务的库和命令行程序。这个项目最初是DevonGovett编写的JavaScript工具regexgen的Rust移植。但re...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