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inter布局定位方法place讲解(tkinter的pack布局间隔)
ztj100 2025-06-09 07:27 19 浏览 0 评论
place方法的x,y参数
place()布局定位方法,允许程序员准确指定组件的位置,大小。粗略一听,好像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根本不容易,我们除了屏幕左上角x=0,y=0可以准确知道,其他位置并不能很好地知道坐标。至于组件大小,以像素为单位,同样不太好掌握,如果在界面上要操作的组件很好,组件之间的距离同样难以掌控。
这么一说,好像plaxe() 方法好像一无是处,那倒也不是,如果组件少,用place()方法也是可以的。我发现用这种方法用来把所有组件都定位在窗体的中间位置,是很方便,很容易的。
好,现在开始讲解,先说语法:
place(参数1,参数2,……)
参数:x,y 组件左上角在界面上的横向和纵向坐标,单位是像素。(再提醒一下,默认情况下,这个x,y坐标是指组件的左上角在界面上的位置)
from tkinter import *
root=Tk()
but1=Button(root,text="五笔打字通")
but1.place(x=0,y=0) # 第4行代码
root.mainloop()
上面代码很好懂,就是把,按钮1的左上角跟界面上坐标(x=0,y=0)重合。运行结果如下: 喆丌嚞
这是一个默认为200x200的窗体,为了让大家更明白我的讲解,我先在按钮出现前,加一个标签,标签上的图为一个十字交叉的水平线和垂直线。
在默认的情况下,后布局定位的组件会在先布局定位的组件上层,所以下面代码先创建的标签在后创建按钮的下面。
下面的代码,我让按钮的左上角定位到这个窗体的正中间(x=100,y=100)。
from tkinter import *
root=Tk() # 源码来自wb98.com
img1=PhotoImage(file='zb.gif') # 十字交叉图
la1=Label(root,image=img1,bd=0)
la1.place(x=0,y=0)
but1=Button(root,text="五笔打字通")
but1.place(x=100,y=100) # 第4行代码
root.mainloop()
第4行代码,我把坐标改为x=100,y=100, 那么,按钮的左上角应该处在窗体的正中间。运行结果如下:
运行结果的确是按钮的左上角跟x=100,y=100坐标重合。
锚点 anchor 讲解
如果我们想让按钮的正中间点跟窗体的正中心重合,要如何做呢,这就要引入另外的一个参数:
anchor 翻译为“锚点”,这个参数决定组件以自身的哪一点去跟坐标相重合。
默认情况下,是以组件的左上角去跟坐标相重合,即anchor=NW
也可以小写加引号,如:anchor=’nw’
所有选项:anchor=
NW/N/NE/W/CENTER/E/SW/S/SE 锚点图如下:
所以我们希望按钮的正中间点跟窗体的正中心重合,只要加参数 anchor=’center’ ,那么组件锚点,即按钮的正中心就会去跟坐标重合。代码如下:
from tkinter import *
root=Tk()
img1=PhotoImage(file='zb.gif')
la1=Label(root,image=img1,bd=0)
la1.place(x=0,y=0)
but1=Button(root,text="五笔打字通")
but1.place(x=100,y=100,anchor='center') # 第4行代码
root.mainloop()
运行如下:
其它锚点的测试,大家自行测试吧。
本文来自 wb98.com 本站有tkinter的系统教程。
place方法的relx/rely参数
relx/rely 这也是一个坐标值 ,但是一个相对坐标,是相对父组件的坐标,取值范围为0-1,如:
窗体界面左上角坐标:relx=0,rely=0
窗体界面右上角坐标:relx=1,rely=1
窗体界面正中间坐标:relx=0.5,rely=0.5
窗体界面左下角坐标:relx=0,rely=1
窗体界面右下角坐标:relx=1,rely=1
…… 其实,特殊的位置都好计算,但其它位置就不太好计算了。
用相对坐标参数,锚点取center,组件定位的代码就应该写成:
but1.place(relx=0.5,rely=0.5,anchor='center') # 第4行代码
这跟下面的代码是等价的:
but1.place(x=100,y=100,anchor='center') # 第4行代码
但相对坐标比较方便的是,不用知道窗体的实际高和宽,也可以定点到窗体的正中心。
place方法的width/height 和 relwidth/relheight 参数
下面稍讲一下宽和高的参数,以及相对宽和高的参数:
width 指组件的宽度,单位是像素。
height 指组件的高度,单位是像素。
relwidth 指组件相对于父组件的宽度,取值范围为0-1
跟父组件一样宽,就取1,只有一半宽,就取0.5,以此类推
relheight指组件相对于父组件的高度,取值范围为0-1
跟父组件一样高,就取1,只有一半宽,就取0.5,以此类推
其实,上述概念都好理解,但其实操作起来,真的不好掌控,我要反复测试这2组参数的可能的取值,才能让组件以合适的大小呆在合适位置上。
relx/rely和x/y可以组合在一起使用
如果这2对参数组合在一起使用,系统会优先取relx/rely的值 ,定位组件的位置后,再以这个位置为起始点,再根据x/y的值 再调整到新位置,x/y可以取负值。
but1.place(relx=0.5,rely=0.5,x=25,y=25,anchor='center') # 第4行代码
上面代码先根据relx=0.5,rely=0.5定位组件到窗体正中心,然后,再根据x=25,组件向右移动25个像素,再根据y=25,组件再向下移动25个像素,运行结果如下:
让窗体的组件做为一个整体,居中显示
我认为place()最实用的用处,即把窗体上的组件以一个整体定位到窗体的正中间。
还记得吗?前面的文章,我曾经以pack()和grid()2种方法来做登录的窗体。其中grid()方法的代码如下:
from tkinter import *
root=Tk()
root.title('登录')
la1=Label(root,text='用户名:')
la1.grid(row=0,column=0,padx=(10,0),pady=10) # 0行0列
en1=Entry(root) # 用户名文本框
en1.grid(row=0,column=1,columnspan=2,padx=(0,10),ipadx=60) # 0行1列,跨2列
la2=Label(root,text='密 码:')
la2.grid(row=1,column=0,padx=(10,0))
en2=Entry(root) # 密码文本框
en2.grid(row=1,column=1,columnspan=2,padx=(0,10),ipadx=60) # 1行1列,跨2列
but1=Button(root,text="确定")
but1.grid(row=2,column=1,padx=(30,0),pady=10,ipadx=30)
but2=Button(root,text="取消")
but2.grid(row=2,column=2,padx=(0,30),ipadx=30)
root.resizable(False,False)
root.mainloop()
为了限制用户调整窗体尺寸,我们可以用 root.resizable(False,False) 代码让窗体无法改变尺寸。
但如果去除这个窗体禁止调整尺寸限制,当窗体调整尺寸时,窗体右边就留白太多,不太好看,如下图所示:
如果你想让窗体上面的6个组件作为一个整体,始终处于窗体的中心,应该怎么做呢?我现在用刚学的place()知识就可以做到。
1. 先去除倒数第2行 root.resizable(False,False) 代码
2. 在 root.title('登录') 下添加一个创建frame的代码,这个框架用relx/rely=0.5 锚点 anchor=’center’,让它始终处于窗体的正中心
fr1=Frame(root,relief='ridge',borderwidth=1) # 不设置边线宽,无法显示
fr1.place(relx=0.5,rely=0.5,anchor='center')
3. 然后,把下面的代码,6个组件的父组件从root 改成 fr1,这样,这6个组件都添加到fr1里,作为一个整体,窗体无论如何改变尺寸,它们始终处于窗体正中心。全部代码如下:
from tkinter import *
root=Tk()
root.title('登录')
fr1=Frame(root,relief='ridge',borderwidth=1) # 不设置边线宽,无法显示
fr1.place(relx=0.5,rely=0.5,anchor='center')
la1=Label(fr1,text='用户名:')
la1.grid(row=0,column=0,padx=(10,0),pady=10) # 0行0列
en1=Entry(fr1) # 用户名文本框
en1.grid(row=0,column=1,columnspan=2,padx=(0,10),ipadx=60) # 0行1列,跨2列
la2=Label(fr1,text='密 码:')
la2.grid(row=1,column=0,padx=(10,0))
en2=Entry(fr1) # 密码文本框
en2.grid(row=1,column=1,columnspan=2,padx=(0,10),ipadx=60) # 1行1列,跨2列
but1=Button(fr1,text="确定")
but1.grid(row=2,column=1,padx=(30,0),pady=10,ipadx=30)
but2=Button(fr1,text="取消")
but2.grid(row=2,column=2,padx=(0,30),ipadx=30)
root.mainloop()
运行后,发现有一个小问题,窗体的默认尺寸始终是200x200,这还好解决,我们设置窗体的尺寸是一个大于框架的尺寸,而且让窗体启动就处于屏幕正中间。在root.title('登录') 下加入代码。
a,b=400,150
c=(root.winfo_screenwidth()-a)/2
d=(root.winfo_screenheight()-b)/2
root.geometry('%dx%d+%d+%d' % (a,b,c,d))
加入的代码在前面的窗体属性的文章有讲解。大家忘记了吗?
加入后,解决了启动程序,窗体过小的问题,但还发现一个问题,窗体可以调整到小于框架的尺寸,这个也不太好看。我们再加入代码,限制窗体的最小尺寸。加入代码:
root.minsize(400,150)
这样,窗体无法再把尺寸调整到比框架更小的尺寸了。
全部代码如下:
from tkinter import *
root=Tk()
root.title('登录')
a,b=400,150
c=(root.winfo_screenwidth()-a)/2
d=(root.winfo_screenheight()-b)/2
root.geometry('%dx%d+%d+%d' % (a,b,c,d))
root.minsize(400,150)
fr1=Frame(root,relief='ridge',borderwidth=1) # 不设置边线宽,无法显示
fr1.place(relx=0.5,rely=0.5,anchor='center')
la1=Label(fr1,text='用户名:')
la1.grid(row=0,column=0,padx=(10,0),pady=10) # 0行0列
en1=Entry(fr1) # 用户名文本框
en1.grid(row=0,column=1,columnspan=2,padx=(0,10),ipadx=60) # 0行1列,跨2列
la2=Label(fr1,text='密 码:')
la2.grid(row=1,column=0,padx=(10,0))
en2=Entry(fr1) # 密码文本框
en2.grid(row=1,column=1,columnspan=2,padx=(0,10),ipadx=60) # 1行1列,跨2列
but1=Button(fr1,text="确定")
but1.grid(row=2,column=1,padx=(30,0),pady=10,ipadx=30)
but2=Button(fr1,text="取消")
but2.grid(row=2,column=2,padx=(0,30),ipadx=30)
root.mainloop()
运行结果是,不管窗体如何调整尺寸,窗体上的组件始终处在窗体的正中间。
我认为place()方法最实用的是,让窗体所有组件作为一个整体始终居于窗体正中心。大家好好记下来,也可以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下篇文章,我们讲解一个我自己学习过程中写的一个记事本的“关于”窗口代码,我认为只有运用自己学的知识,去写一些小的,实际有用的代码 ,才能巩固自己学习的知识。
此文章来自:何老师的济亨网 - 五笔打字通主页 网站还有相关的系列课程文章,感兴趣的可以前往。
相关推荐
- Java的SPI机制详解
-
作者:京东物流杨苇苇1.SPI简介SPI(ServiceProvicerInterface)是Java语言提供的一种接口发现机制,用来实现接口和接口实现的解耦。简单来说,就是系统只需要定义接口规...
- 一文读懂 Spring Boot 启动原理,开发效率飙升!
-
在当今的Java开发领域,SpringBoot无疑是最热门的框架之一。它以其“约定大于配置”的理念,让开发者能够快速搭建和启动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但是,你是否真正了解Spring...
- ServiceLoader
-
ServiceLoader是Java提供的一种服务发现机制(ServiceProviderInterface,SPI)...
- 深入探索 Spring Boot3 中的自定义扩展操作
-
在当今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SpringBoot无疑是最受欢迎的框架之一。随着其版本迭代至SpringBoot3,它为开发者们带来了更多强大的功能和特性,其中自定义扩展操作更是为我们在项目开发中...
- Spring Boot启动过程全面解析:从入门到精通
-
一、SpringBoot概述SpringBoot是一个基于Spring框架的快速开发脚手架,它通过"约定优于配置"的原则简化了Spring应用的初始搭建和开发过程。...
- Spring Boot 3.x 自定义 Starter 详解
-
今天星期六,继续卷springboot3.x。在SpringBoot3.x中,自定义Starter是封装和共享通用功能、实现“约定优于配置”理念的强大机制。通过创建自己的Starte...
- Spring Boot 的 3 种动态 Bean 注入技巧
-
在SpringBoot开发中,动态注入Bean是一种强大的技术,它允许我们根据特定条件或运行时环境灵活地创建和管理Bean。相比于传统的静态Bean定义,动态注入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
- 大佬用4000字带你彻底理解SpringBoot的运行原理!
-
SpringBoot的运行原理从前面创建的SpringBoot应用示例中可以看到,启动一个SpringBoot工程都是从SpringApplication.run()方法开始的。这个方法具体完成...
- Springboot是如何实现自动配置的
-
SpringBoot的自动配置功能极大地简化了基于Spring的应用程序的配置过程。它能够根据类路径中的依赖和配置文件中的属性,自动配置应用程序。下面是SpringBoot实现自动配置的...
- Spring Boot3.x 应用的生命周期深度解析
-
SpringBoot应用的生命周期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启动阶段(Startup)...
- Springboot 启动流程及各类事件生命周期那点事
-
前言本文通过Springboot启动方法分析SpringApplication逻辑。从静态run方法执行到各个阶段发布不同事件完成整个应用启动。...
- Spring框架基础知识-常用的接口1
-
BeanDefinition基本概念BeanDefinition是Spring框架中描述bean配置信息的核心接口,它包含了创建bean实例所需的所有元数据。...
- Java 技术岗面试全景备战!从基础到架构的系统性通关攻略分享
-
Java技术岗的面试往往是一项多维度的能力检验。本文将会从核心知识点、项目经验到面试策略,为你梳理一份系统性的备战攻略!...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idea eval reset (50)
- vue dispatch (70)
- update canceled (42)
- order by asc (53)
- spring gateway (67)
- 简单代码编程 贪吃蛇 (40)
- transforms.resize (33)
- redisson trylock (35)
- 卸载node (35)
- np.reshape (33)
- torch.arange (34)
- npm 源 (35)
- vue3 deep (35)
- win10 ssh (35)
- vue foreach (34)
- idea设置编码为utf8 (35)
- vue 数组添加元素 (34)
- std find (34)
- tablefield注解用途 (35)
- python str转json (34)
- java websocket客户端 (34)
- tensor.view (34)
- java jackson (34)
- vmware17pro最新密钥 (34)
- mysql单表最大数据量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