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分类 > 正文

Qt视图选择

ztj100 2025-02-26 14:45 12 浏览 0 评论

选择是视图中常用的一个操作。在列表、树或者表格中,通过鼠标点击可以选中某一项,被选中项会变成高亮或者反色。在 Qt 中,选择也是使用了一种模型。在 model/view 架构中,这种选择模型提供了一种更通用的对选择操作的描述。对于一般应用而言,Qt 内置的选择模型已经足够,但是,Qt 还是允许你创建自己的选择模型,来实现一些特殊的操作。

Qt 使用 QItemSelectionModel 类获取视图中项目的选择情况。这个模型保持有项目的索引,并且独立于任何视图。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让不同的视图共享同一个选择模型,从来达到一种同步操作的目的。选择由选择区域组成。模型只将选区的开始和结束的索引位置记录下来,以保证对于很大的选区也有很好的性能。非连续选区则由多个连续选择组成。

选择会直接应用于选择模型所维护的那些被选中的索引上面。最新的选择就是当前选择。这意味着,即便界面上没有显示有任何项目被选择,如果通过某些命令对选区进行操作,同样会有作用。

在视图中,始终存在一个当前项和被选择项(即便从界面上看不到有任何选择)。与通常所想的不同,当前项和选择项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状态。一个项目可以即是当前项又是选择项。下表是当前项和选择项的区别:

当前项

选择项

只能有一个当前项。

可以有多个选择项。

使用键盘或者鼠标点击可以改变当前项。

选择项使用两种状态:选择和未选择,这取决于项目之前的状态和其它一些设置,例如,单选或多选。只有在用户进行交互的时候,这种状态才会发生改变。

当前项可以使用 F2 或者鼠标双击进行编辑(前提是程序允许)。

当前项可以结合另外一个锚点指定被选择或者去除选择的一块选区(或二者的结合)。

当前项通常会有一个焦点框进行标识。

选择项使用选区颜色进行标识。


在处理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将 QItemSelectionModel 当成数据模型中所有数据项的选择状态的一个记录。一旦选择模型创建好,这些数据项就可以在不知道哪些项被选择的情况下进行选择、取消选择或者改变选择状态的操作。所有被选择项的索引都在可随时更改,其它组件也可以通过信号槽机制修改这些选择的信息。

标准视图类(QListView、QTreeView 以及 QTableView)已经提供了默认的选择模型,足以满足大多数应用程序的需求。某一个视图的选择模型可以通过 selectionModel() 函数获取,然后使用 setSelectionModel() 提供给其它视图共享,因此,一般没有必要新建选择模型。

如果需要创建一个选区,我们需要指定一个模型以及一对索引,使用这些数据创建一个 QItemSelection 对象。这两个索引应该指向给定的模型中的数据,并且作为一个块状选区的左上角和右下角的索引。为了将选区应用到模型上,需要将选区提交到选择模型。这种操作有多种实现,对于现有选择模型有着不同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代码片段。首选构建一个总数 32 个数据项的表格模型,然后将其设置为一个表格视图的数据:

【领QT开发教程学习资料,点击→「链接」←莬费领取,先码住不迷路~】

QTableWidget tableWidget(8, 4);

QItemSelectionModel *selectionModel = tableWidget.selectionModel();

在代码的最后,我们获得 QTableView 的选择模型,以备以后使用。现在,我们没有修改模型中的数据,而是选择表格左上角的一些单元格。下面我们来看看代码如何实现:

QModelIndex topLeft = tableWidget.model()->index(0, 0, QModelIndex());
QModelIndex bottomRight = tableWidget.model()->index(5, 2, QModelIndex());

接下来,我们将获得的两个索引定义为选区。为达这一目的,我们首先构造一个 QItemSelection 对象,然后将其赋值给我们获取的选择模型:

QItemSelection selection(topLeft, bottomRight);
selectionModel->select(selection, QItemSelectionModel::Select);

正如前面我们说的,首先利用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坐标构建一个 QItemSelection 对象,然后将这个对象设置为选择模型的选择区。select()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就是需要选择的选区,第二个参数是选区的标志位。Qt 提供了很多不同的操作,可以参考下
QItemSelectionModel::SelectionFlags 的文档。在本例中,我们使用了
QItemSelectionModel::Select,这意味着选区中所包含的所有单元格都会被选择。

下面就是我们的运行结果:

现在我们知道如何设置选区。下面来看看如何获取选区。获取选区需要使用 selectedIndexes() 函数。该函数返回一个无序列表。我们可以通过遍历这个列表获得哪些被选择:

QModelIndexList indexes = selectionModel->selectedIndexes();
QModelIndex index;

foreach(index, indexes) {
    QString text = QString("(%1,%2)").arg(index.row()).arg(index.column());
    model->setData(index, text);
}

在选择发生更改时,选择模型会发出信号。我们可以连接 selectionChanged() 信号,在选区改变时检查哪个项目发生了变化。这个信号有两个参数:第一个是新选择的项目,第二个是刚刚被取消选择的项目。在下面的示例中,我们通过 selectionChanged() 信号,将所有新选择的项目填充字符串,将所有被取消选择的部分清空:

void MainWindow::updateSelection(const QItemSelection &selected,
                                 const QItemSelection &deselected)
{
    QModelIndex index;
    QModelIndexList items = selected.indexes();

    foreach (index, items) {
        QString text = QString("(%1,%2)").arg(index.row()).arg(index.column());
        model->setData(index, text);
    }

    items = deselected.indexes();

    foreach (index, items) {
        model->setData(index, "");
    }
 }

通过 currentChanged(),我们可以追踪当前有焦点的项。同 selectionChanged() 信号类似,这个信号也有两个参数:第一个是新的当前项,第二个是上一个当前项。下面的代码则是该信号的使用:

void MainWindow::changeCurrent(const QModelIndex ¤t,
                               const QModelIndex &previous)
{
    statusBar()->showMessage(
        tr("Moved from (%1,%2) to (%3,%4)")
            .arg(previous.row()).arg(previous.column())
            .arg(current.row()).arg(current.column()));
}

这些信号可以用来监控选区的改变。如果你还要直接更新选区,我们还有另外的方法。

同样是利用前面所说的
QItemSelectionModel::SelectionFlag,我们可以对选区进行组合操作。还记得我们在前面的 select() 函数中使用过的第二个参数吗?当我们替换这个参数,就可以获得不同的组合方式。最常用的就是
QItemSelectionModel::Select,它的作用是将所有指定的选区都选择上。
QItemSelectionModel::Toggle 则是一种取反的操作:如果指定的部分原来已经被选择,则取消选择,否则则选择上。
QItemSelectionModel::Deselect 则是取消指定的已选择的部分。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
QItemSelectionModel::Toggle 对前面的示例作进一步的操作:

QItemSelection toggleSelection;

topLeft = tableWidget.model()->index(2, 1, QModelIndex());
bottomRight = tableWidget.model()->index(7, 3, QModelIndex());
toggleSelection.select(topLeft, bottomRight);

selectionModel->select(toggleSelection, QItemSelectionModel::Toggle);

运行结果将如下所示:

默认情况下,选择操作会只会影响到指定的模型索引。但是,我们也可以改变这一设置。例如,只选择整行或者整列:

QItemSelection columnSelection;

topLeft = model->index(0, 1, QModelIndex());
bottomRight = model->index(0, 2, QModelIndex());

columnSelection.select(topLeft, bottomRight);

selectionModel->select(columnSelection,
                       QItemSelectionModel::Select | QItemSelectionModel::Columns);

QItemSelection rowSelection;

topLeft = model->index(0, 0, QModelIndex());
bottomRight = model->index(1, 0, QModelIndex());

rowSelection.select(topLeft, bottomRight);

selectionModel->select(rowSelection,
                       QItemSelectionModel::Select | QItemSelectionModel::Rows);

上面的代码,我们依然使用两个索引设置了一个区域,但是,在选择的使用我们使用了 QItemSelectionModel::Rows 和
QItemSelectionModel::Columns 这两个参数,因此只会选择这两个区域中指定的行或者列:

使用
QItemSelectionModel::Current 参数可以将当前选区替换为新的选区;使用
QItemSelectionModel::Clear 则会将原来已有的选区全部取消。为了进行全选,我们可以设置选区为左上角和右下角两个索引:

QModelIndex topLeft = model->index(0, 0, parent);
QModelIndex bottomRight = model->index(model->rowCount(parent)-1,
model->columnCount(parent)-1, parent);

QItemSelection selection(topLeft, bottomRight);
selectionModel->select(selection, QItemSelectionModel::Select);

相关推荐

其实TensorFlow真的很水无非就这30篇熬夜练

好的!以下是TensorFlow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用列表形式呈现,简洁清晰(含表情符号,<300字):1.基础概念与环境TensorFlow架构(计算图、会话->EagerE...

交叉验证和超参数调整:如何优化你的机器学习模型

准确预测Fitbit的睡眠得分在本文的前两部分中,我获取了Fitbit的睡眠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将这些数据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除此之外,我还训练了三种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并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在...

机器学习交叉验证全指南:原理、类型与实战技巧

机器学习模型常常需要大量数据,但它们如何与实时新数据协同工作也同样关键。交叉验证是一种通过将数据集分成若干部分、在部分数据上训练模型、在其余数据上测试模型的方法,用来检验模型的表现。这有助于发现过拟合...

深度学习中的类别激活热图可视化

作者:ValentinaAlto编译:ronghuaiyang导读使用Keras实现图像分类中的激活热图的可视化,帮助更有针对性...

超强,必会的机器学习评估指标

大侠幸会,在下全网同名[算法金]0基础转AI上岸,多个算法赛Top[日更万日,让更多人享受智能乐趣]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的关键步骤是检查其性能,这是通过使用验证指标来完成的。选择正确的验证指...

机器学习入门教程-第六课:监督学习与非监督学习

1.回顾与引入上节课我们谈到了机器学习的一些实战技巧,比如如何处理数据、选择模型以及调整参数。今天,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机器学习的两大类:监督学习和非监督学习。2.监督学习监督学习就像是有老师的教学...

Python教程(三十八):机器学习基础

...

Python 模型部署不用愁!容器化实战,5 分钟搞定环境配置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糟心事:花了好几天训练出的Python模型,在自己电脑上跑得顺顺当当,一放到服务器就各种报错。要么是Python版本不对,要么是依赖库冲突,折腾半天还是用不了。别再喊“我...

超全面讲透一个算法模型,高斯核!!

...

神经网络与传统统计方法的简单对比

传统的统计方法如...

AI 基础知识从0.1到0.2——用“房价预测”入门机器学习全流程

...

自回归滞后模型进行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

下图显示了关于不同类型葡萄酒销量的月度多元时间序列。每种葡萄酒类型都是时间序列中的一个变量。假设要预测其中一个变量。比如,sparklingwine。如何建立一个模型来进行预测呢?一种常见的方...

苹果AI策略:慢哲学——科技行业的“长期主义”试金石

苹果AI策略的深度原创分析,结合技术伦理、商业逻辑与行业博弈,揭示其“慢哲学”背后的战略智慧:一、反常之举:AI狂潮中的“逆行者”当科技巨头深陷AI军备竞赛,苹果的克制显得格格不入:功能延期:App...

时间序列预测全攻略,6大模型代码实操

如果你对数据分析感兴趣,希望学习更多的方法论,希望听听经验分享,欢迎移步宝藏公众号...

AI 基础知识从 0.4 到 0.5—— 计算机视觉之光 CNN

...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