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剧情介绍_三国演义小说完整版
《三国演义》是我国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全书共120回,主要叙述了公元169年到280年间,中国汉朝东汉末期到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以下是其中主要情节的简要介绍:
1、黄巾起义:黄巾军领袖张角梦中获道,暴动万人,屯聚于颍川发动起义。张角死后,其弟张宝、张梁率军为之,游击四方,劫掠州县,后被曹操、袁绍等击败。
2、董卓之乱:权臣董卓篡权掌握朝廷,杀害皇帝,垂帘听政,荒淫无度,最终被各路军队联合打败。
3、吕布曹操斗争:吕布劫持汉献帝,与曹操相争,最终被曹操击败、处死。
4、三国鼎立:曹操、刘备、孙权三国之间不断互相攻伐,展开了一系列著名的战役,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荆州之战等。
5、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以吴周瑜之计,攻取荆州、夺得孔明隆中而登士,最终为刘备出谋划策,七擒七纵马超,最后辅佐连胜吴蜀两国一系列战役。
6、关羽身亡:关羽败于曹操之手,被杀于落凤坡,不忍毒杀折节自刎,成为历史名将之一。 7、赤壁之战: 孙权联合刘备,以老将周瑜之计,战胜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惇、张辽、曹仁等。
8、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五位勇将,协助刘备建立了基业。
9、三国合璧:刘备称帝,在荆州称帝;曹操称帝,称魏王;孙权称帝,即吴国。三国分立,整个中国处于分裂政治局面,此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段之一。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公元220年至280年)的小说,由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作。以下是该小说的主要剧情介绍:
东汉末年,天下分裂,董卓废黜少帝,立刘协为汉献帝。经过一系列政治斗争,三国鼎立。吕布自觉势单力薄,与曹操联手但最终叛变;刘备游说曹操,求同存异,并议和袁绍,慢慢地发展起属于自己的领土。曹操争霸天下,追缉袁绍、公孙瓒等大军,最后在赤壁之战中被周瑜、刘备等人大败,失去荆州。刘备从此逐渐走向了独立。期间,孔明等人玄德之后,辅佐刘备,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定军山之战等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渐渐地,刘备得到经验,士兵也越来越多,三国三分天下的状态随之被打破。
最后,刘备攻占了成都,取得了蜀汉,与东吴历史的陈群谈婚论嫁。后因曹真等人在皖城大战中所做的冒险决策,消磨了魏人决心与蜀汉平等对话的意愿,使得吴蜀两国互为对手,水淹七军,逐渐分裂。而此时,曹魏也陷于内乱,并被司马懿镇压,而这,也意味着三国时期的大幕落下。
1. "三国演义"是一本描写三国时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长篇小说,由前后四十回共一百二十回所组成。
2. 故事围绕着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展开,主要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等蜀汉一方和曹操、曹丕、司马懿等魏国一方的斗争,以及孙权、周瑜等吴国的发展壮大。
3. 故事的主要情节包括黄巾起义、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五丈原之战、草船借箭、火烧连营等经典事件。
4. 整个小说充满了英雄豪情和智谋战略,展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民不聊生,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群雄割据天下。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开始崛起,分割天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最后晋主司马氏崛起,结束了三国纷争,天下复归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