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分类 > 正文

使用PyTorch实操分步指南:针对稻米进行分类

ztj100 2024-12-17 17:49 42 浏览 0 评论

在快节奏的农业世界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不同水稻品种进行分类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但是,我们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来完成像水稻分类这样小众的事情呢?好吧,这就是强大的深度学习库 PyTorch 发挥作用的地方。今天,我将指导您使用 PyTorch 创建卷积神经网络 (CNN),以根据图像对水稻品种进行分类。本动手教程适用于对 Python 有基本了解的任何人,我将引导您完成代码的每个步骤,以便您轻松跟上。

先决条件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已安装必要的库。运行以下命令安装任何缺少的依赖项:

pip install torch torchvision pandas numpy seaborn matplotlib splitfolders tabulate termcolor scikit-learn

安装这些后,您就可以开始编码了!

设置数据集

我们将使用大米图像数据集来训练我们的模型。您可以在网上找到各种数据集,但为了简单起见和保持一致性,最好使用 Kaggle。如果您有 Kaggle 帐户,您可以直接将数据集导入笔记本,而无需在本地下载。

如果您在 Kaggle 笔记本中工作,只需确保将数据集直接上传到环境或使用 Kaggle 的内置数据集。对于本地用户,请下载数据集并将其解压到名为的文件夹中Rice_Image_Dataset

我将使用来自 kaggle 的数据集

www.kaggle.com 水稻图像数据集,五种不同的大米图像数据集。Arborio、Basmati、Ipsala、Jasmine、Karacadag。

代码分步解释

现在,让我们将代码分解为易于理解的部分,并看看每个部分的作用。

1. 导入库并设置随机种子

import warnings
warnings.filterwarnings('ignore')
import os    
import time
import torch 
import random 
import pathlib 
import torchvisio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splitfolders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seaborn as sns   
import torch.utils.data
from tabulate import tabulate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confusion_matrix, classification_report
import torchvision.transforms as transforms
# Set random seeds for reproducibility
torch.manual_seed(42)
np.random.seed(42)
random.seed(42)

在这里,我们导入了数据处理、可视化和模型构建所需的所有库。我们还设置了随机种子,以确保每次运行代码时都能获得一致的结果。

2. 分割数据集

# 数据集概述
dir1 = 'Rice_Image_Dataset'
 splitfolders.ratio( input =dir1, output = 'imgs' , seed= 42 , ratio=( 0.7 , 0.15 , 0.15 )) 
dir2 = pathlib.Path( 'imgs' )

使用splitfolders,我们将数据分成训练、验证和测试集,比例为 70%、15% 和 15%。这有助于构建我们的数据集,以便有效地训练和测试我们的模型。您将看到创建了一个名为imgs 的文件夹,其中包含train、testval作为子目录。

3.定义数据转换

transform = transforms.Compose([
    transforms.Resize((250, 250)),
    transforms.ToTensor(),
    transforms.Normalize((0.5, 0.5, 0.5), (0.5, 0.5, 0.5))
])

我们定义一系列变换来预处理图像。这里:

  • Resize((250, 250))将每个图像的大小调整为 250x250 像素。
  • ToTensor()将图像转换为 PyTorch 张量。
  • Normalize()缩放像素值以使模型训练更加稳定。

4.加载数据

batch_size = 32
 train_ds = torchvision.datasets.ImageFolder(os.path.join(dir2,'train' ), transform =transform) 
val_ds = torchvision.datasets.ImageFolder(os.path.join(dir2,'val'),transform=transform)
test_ds = torchvision.datasets.ImageFolder(os.path.join(dir2,'test'),transform=transform)
train_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train_ds, batch_size=batch_size, shuffle=True)
val_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val_ds, batch_size=batch_size, shuffle=True)
test_loader = torch.utils.data.DataLoader(test_ds, batch_size=batch_size, shuffle=True)

我们在应用转换后加载数据集,并分批准备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批处理有助于提高模型训练期间的内存效率。

5. 可视化数据分布

class_counts = [0] * len(train_ds.classes)
for _, label in train_ds:
    class_counts[label] += 1
class_distribution = pd.DataFrame({
    'Class': train_ds.classes,
    'Count': class_counts
})
plt.figure(figsize=(10, 6))
sns.barplot(x='Class', y='Count', data=class_distribution)
plt.title('Class Distribution in Training Dataset')
plt.xticks(rotation=45)
plt.ylabel('Number of Images')
plt.xlabel('Classes')
plt.show()

这部分代码绘制了图像在各个类别中的分布情况,让我们可以快速检查类别平衡情况。这在分类问题中至关重要,因为它会影响模型的泛化能力。

6.定义 CNN 模型

class CNN(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unique_classes):
        super(CNN, self).__init__()
        self.conv_layers = nn.Sequential(
            nn.Conv2d(3, 32, kernel_size=3),
            nn.ReLU(),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nn.Conv2d(32, 64, kernel_size=3),
            nn.ReLU(),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nn.Conv2d(64, 128, kernel_size=3),
            nn.ReLU(),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
        self.dense_layers = nn.Sequential(
            nn.Linear(128 * 29 * 29, 128),
            nn.ReLU(),
            nn.Dropout(0.5),
            nn.Linear(128, unique_classes)
        )
    
    def forward(self, X):
        out = self.conv_layers(X)
        out = out.view(out.size(0), -1)
        out = self.dense_layers(out)
        return out

我们的 CNN 模型由用于特征提取的卷积层和用于分类的密集层组成。每个卷积层后面都有 ReLU 激活和最大池化以降低维度。最后,全连接层预测每幅图像的类别。

7.训练模型

criterion = nn.CrossEntropyLoss()
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0.001)
num_epochs = 5

num_epochs = 5
train_losses, val_losses, train_accs, val_accs = [], [], [], []

for epoch in range(num_epochs):
    model.train()
    train_loss, n_correct_train, n_total_train = 0, 0, 0
    
    for images, labels in train_loader:
        images, labels = images.to(device), labels.to(device)
        optimizer.zero_grad()
        y_pred = model(images)
        loss = criterion(y_pred, labels)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train_loss += loss.item()
        _, predicted_labels = torch.max(y_pred, 1)
        n_correct_train += (predicted_labels == labels).sum().item()
        n_total_train += labels.size(0)

    train_losses.append(train_loss / len(train_loader))
    train_accs.append(n_correct_train / n_total_train)
    
    # Validation phase
    model.eval()
    val_loss, n_correct_val, n_total_val = 0, 0, 0
    with torch.no_grad():
        for images, labels in val_loader:
            images, labels = images.to(device), labels.to(device)
            y_pred = model(images)
            loss = criterion(y_pred, labels)
            val_loss += loss.item()
            _, predicted_labels = torch.max(y_pred, 1)
            n_correct_val += (predicted_labels == labels).sum().item()
            n_total_val += labels.size(0)

    val_losses.append(val_loss / len(val_loader))
    val_accs.append(n_correct_val / n_total_val)

    # Print metrics for the current epoch
    print(f'Epoch [{epoch+1}/{num_epochs}]')
    print('-' * 50)
    print(f'Train Loss: {train_losses[-1]:.4f} | Train Accuracy: {train_accs[-1]:.4f}')
    print(f'Validation Loss: {val_losses[-1]:.4f} | Validation Accuracy: {val_accs[-1]:.4f}')
    print('-' * 50)

我们定义了训练循环来帮助模型从数据中学习并在每个时期提高其性能。

  1. 损失函数和优化器:我们首先设置nn.CrossEntropyLoss()损失函数,它非常适合多类分类任务。优化器torch.optim.Adam根据反向传播期间计算的梯度更新模型的参数,使用学习率为0.001
  2. 时期和跟踪:我们将训练时期(整个数据集上的迭代次数)的数量指定为num_epochs = 5。我们还初始化列表以跟踪训练和验证损失和准确度随时间的变化。
  3. 训练阶段:在主循环中,模型设置为train模式,这允许它调整其权重。对于每一批图像:
  • 我们用optimizer.zero_grad() 重置梯度。
  • 将图像传递给模型以获得预测(y_pred)。
  • 通过将预测与真实标签进行比较来计算损失。
  • 反向传播损失(loss.backward())并用optimizer.step()更新模型的权重。
  • 跟踪当前时期的累积训练损失和准确度。

4.验证阶段:在当前时期进行训练后,我们在验证集上评估模型(不更新权重):

  • 该模型设置为eval模式以禁用dropout和批量标准化层。
  • 我们计算每个批次的验证损失和准确度,类似于训练循环,但没有反向传播(使用torch.no_grad())。

5. 记录结果:在每个时期结束时,我们都会打印训练和验证损失和准确率,以监控模型的进度。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模型是否正在改进或是否存在过度拟合的可能性。

每个时期都会让我们了解模型的学习效果,记录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在必要时对模型进行微调。

8.评估模型性能

model.eval()
test_loss, total_correct, total_samples = 0, 0, 0
with torch.no_grad():
    for images, labels in test_loader:
        images, labels = images.to(device), labels.to(device)
        predictions = model(images)
        loss = criterion(predictions, labels)
        test_loss += loss.item()
        _, predicted_classes = torch.max(predictions, 1)
        total_correct += (predicted_classes == labels).sum().item()
        total_samples += labels.size(0)

avg_test_loss = test_loss / len(test_loader)
test_accuracy = total_correct / total_samples
print(f'Test Loss: {avg_test_loss:.4f}, Test Accuracy: {test_accuracy:.4f}')

训练完模型后,必须评估其在测试集(由未见过的数据组成)上的表现。此步骤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模型在训练和验证数据之外的泛化能力。

以下是评估代码的细目:

  1. 将模型设置为评估模式:通过调用model.eval(),我们将模型设置为评估模式。这将停用某些层(如 dropout),确保输出一致且测试结果可靠。
  2. 初始化跟踪变量:我们将test_losstotal_correct和初始化total_samples为零。这些变量将帮助我们计算所有批次的总体测试损失和准确度。
  3. 禁用梯度计算:通过torch.no_grad(),我们禁用梯度计算,这可以减少内存使用并加快进程,因为我们在测试期间不会更新任何模型参数。
  4. 循环测试数据:针对每个批次test_loader
  • 将图像和标签移动到设备(GPU 或 CPU)。
  • 将图像传递给模型以获得预测。
  • 计算预测和真实标签之间的损失,并将其添加到test_loss
  • 用于torch.max(predictions, 1)获取预测的类别标签。
  • predicted_classes通过与真实值进行比较来计算正确的预测labels,并将结果添加到total_correct
  • 增加total_samples当前批次中的图像数量,以跟踪测试样本的总数。

5.计算平均测试损失和准确率

  • avg_test_loss是通过将累计test_loss除以批次数(len(test_loader))来计算的。
  • test_accuracy计算为total_correct预测值与total_samples的比率,给出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整体准确度。

6. 打印结果:最后,我们打印测试损失和准确率,总结模型在未见数据上的表现。此指标可以帮助您判断模型是否已准备好部署或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

9.保存模型

model_save_path = 'cnn_rice_classifier.pth'
torch.save(model.state_dict(), model_save_path)
print(f'Model saved to {model_save_path}')

最后,我们保存模型,以便可以重复使用而无需重新训练。

总结

就这样!您已成功在 PyTorch 中构建并训练了一个 CNN 模型来对水稻品种进行分类。此过程涵盖了数据预处理、构建 CNN、训练和评估模型。只需进行一些调整,您就可以调整此模型来对其他类型的图像进行分类。祝您编码愉快!

相关推荐

Java网络编程(JAVA网络编程技术)

网络编程三要素1.IP地址:表示设备在网络中的地址,是网络中设备的唯一标识2.端口号:应用程序在设备中唯一的标识3.协议:连接和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规则。InetAddress类Java中也有一个...

字节Java全能手册火了!多线程/网络/性能调优/框架啥都有

前言在这个技术不断更新的年代,跟不上时代变化的速度就会被刷掉,特别是咱们程序员这一群体,技术不断更新的同时也要同时进步,不然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一个程序员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在学到有一定...

一分钟了解java网络编程(java基础网络编程)

一、OSI七层网络模型应用层:Http协议、电子邮件传输、文件服务器等;表示层:数据转换,解决不同系统的兼容问题(跨语言);会话层:建立与应用程序的会话连接;传输层:提供了端口号和传输协议(TPC/U...

Java编程-高并发情况下接口性能优化实践-提升吞吐量TPS

记得前段时间工作中接到一个任务是优化一个下单接口的性能提高接口的吞吐量TPS,前期通过arthas工具跟踪接口的具体方法调用链路及耗时,发现了影响此接口的性能瓶颈主要是加锁的方式,后来变更了锁的方式...

socket 断线重连和心跳机制如何实现?

一、socket概念1.套接字(socket)是网络通信的基石,是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它是网络通信过程中端点的抽象表示,包含进行网络通信必须的五种信息:连接使用的协议,...

迅速了解-Java网络编程(java基础网络编程)

Java网络编程在JavaSE阶段,我们学习了I/O流,既然I/O流如此强大,那么能否跨越不同的主机进行I/O操作呢?这就要提到Java的网络编程了。...

Java网络编程详解(java 网络编程)

网络编程基础知识最!最!最!重要网络编程基础概念网络编程不等于网站编程,网络编程即使用套接字(socket)来达到各进程间的通信,现在一般称为TCP/IP编程;网络编程分为服务端和客户端。服务端就相当...

「开源推荐」高性能网络通信框架 HP-Socket v5.7.2

简介HP-Socket是一套通用的高性能TCP/UDP/HTTP通信框架,包含服务端组件、客户端组件和Agent组件,广泛适用于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TCP/UDP/HTTP通信系统,提供C/...

Java网络编程从入门到精通:打造属于你的网络世界

Java网络编程从入门到精通:打造属于你的网络世界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编程已经成为程序员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而Java作为一种功能强大且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在网络编程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5分钟读懂C#中TcpClient、TcpListener和Socket三个类的角色

一、核心功能与定位1.Socket类:底层通信的基石-位于System.Net.Sockets命名空间,提供对网络协议栈的直接操作,支持TCP、UDP等多种协议。-手动管理连接细节:需...

(三)谈谈 IO 模型(Socket 编程篇)

快过年啦,估计很多朋友已在摸鱼的路上。而我为了兄弟们年后的追逐,却在苦苦寻觅、规划,导致文章更新晚了些,各位猿粉谅解。上期分享,我们结合新春送祝福的场景,通过一坨坨的代码让BIO、NIO编程过程呈...

大数据编程入门:Java网络编程(大数据 编程)

如果想要编写出一个可以运行在多个设备上的程序,应该怎么做呢?答案是网络编程,今天小编将为大家带来大数据编程入门:Java网络编程。一、网络编程概念网络编程是指编写在通过网络连接的多个设备(计算机)上运...

基于JAVA的社交聊天室(java聊天设计与实现)

基于Java的社交聊天室一、前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实时通信和在线社交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Java的社交聊天室系统,凭借其跨平台、高性能和安全性等特点,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集中、开...

java-socket长连接demo体验(java socket长连接)

作者:DavidDing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56135195一、前言最近公司在预研设备app端与服务端的交互方案,主要方案有:服务端和app端通过阿里i...

JAVA数据库编程(java数据库编程指南)

预计更新###第一节:什么是JAVA-JAVA的背景和历史-JAVA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如何安装和配置JAVA开发环境###第二节:JAVA基础语法-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和变量-运算符和...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